一家之言:USDA农业展望论坛对2022/23年度棉花消费或高估

2022-03-02 08:57:45

USDA农业展望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23年度全球棉花收获面积预期3360万公顷,同比增4.2%;总产预期2700万吨,同比增3.2%;需求预期再度调增至2756万吨,同比增加1.7%;期末库存因产不足需再度下降至1779万吨,同比减3.1%;库消比64.6%,同比下降3.2%。由于2021/22年度巴西、澳大利亚等南半球国家植棉面积较大幅度增长、棉花总产量明显上升几乎“板上钉钉”;再加上从种植意向来看,美国、印度、中国新疆、巴基斯坦、非州、中亚等各国2022年植棉面积都呈现比较明显的增长势头,因此2022/23年全球棉花产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可以预见(还需考虑4-10月份各主产棉区天气状况);但各涉棉企业、机构对2022/23年度消费同比增长1.7%普遍持怀疑、否定的看法。认为2022/23年度全球棉花市场“产大于需,供大于求,期末库存上升”是大概率事件(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预测:2021-22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将增加约2563万吨,比2020-21年度高出5%)。 为什么业内对2022/23年度全球棉花消费同比增长不认可呢?笔者归纳如下几点:

一是美联储、欧盟、日韩等发达经济体进入加息抑通胀的节奏,减少甚至暂停货币“开闸放水”的直接结果是流动资金收紧,民众消费能力下滑,棉纺织品、服装等消费如何再增长?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数据将于3月10日公布,FOMC会议将于3月17日举行。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美国2月CPI将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7.8%。亚特兰大联储主席Raphael Bostic表示,他赞成在3月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如果月度通胀数据未能从高位回落,他将考虑进一步支持加息50个基点。美国、英国以及欧盟等经济体陆续宣布了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措施,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也给刚刚准备开启加息进程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与挑战。一方面,包括原油在内的不断攀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削弱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在此情况下,经济的复苏更加需要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快速上涨的商品价格或将进一步推高通胀,走高的通胀也更加需要美联储通过收紧货币政策予以应对。高盛(Goldman Sachs)在最新报告中上调了美国2022年通胀预期,并预计美联储2023年的加息幅度将超过此前预期。该行称,炽热的通胀形势和异常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将导致美联储在2023年年底前11次上调基准利率;

二是由于棉花棉纱价格过高导致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国等纺织大国棉纺织品、服装等接单遭遇大问题,2022/23年度棉花消费需求将明显低于USDA农业展望论坛预期。据调查,进入2022年1、2月份,东南亚各国下游织造、服装及外贸公司纷纷反馈新接棉纺织品、服装订单偏少,加之因棉纱FOB/CNF报价大幅上调导致中国、孟加拉等国买家减少甚至暂缓采购,因此棉纱累库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得不试探性下调纱价(印度部分纱厂棉纱报价已下调10-15卢比/公斤)。但由于2021年四季度、2022年一季度东南亚各国接单持续火爆,消费能力透支,因此2022年三、四季度棉纺织品、服装等产销及利润景气度大幅下降;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中国棉纺织业,由于各方对节后棉花、棉纱价格上涨的预期强烈,却没有充分考虑到织造、面料、服装、外贸公司等终端接单、消化能力,结果郑棉主力合约上冲至22210、棉纱市场现货报价1000元/吨后需求全面触顶回落,整个2月份呈现“量价”双降、双弱的格局,虽然有美国揪住中方没有按期完成第一阶段协议进口金额的问题不断发难(美国普查局表示,中美贸易数据显示,中国远远没有兑现在2017年基础上增购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制成品、能源和服务的承诺);拜登政府也在考虑多种选项,包括可能考虑启动导致新关税的新一轮经贸调查等以及原油、天然气及化工等原材上涨使棉纺企成本上升,利润继续下滑等因素,但归根结底是无论外单还是内销订单不足,无法支撑高价棉花棉纱,因此USDA对东南亚、中国等2022/23年度棉花消费预测偏高;

三是俄乌冲突加剧,全球经济、贸易、运输、交流等等的不确定性增加,对棉花、棉纺织品服装等消费的冲击正在逐渐体现。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本已不堪重负的全球供应链遭受到新的冲击。据报道,作为许多关键原材料和能源的重要供应商,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令全球食品、能源、运输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严重短缺进一步加剧。这场战争阻碍了俄乌两国大量大宗商品的出口,推动石油、天然气、小麦和葵花籽油的价格飙升。同时,俄乌战争“切断”了自海上贸易受疫情影响以来至关重要的航空和陆路运输,导致一些汽车工厂因缺乏零部件而关闭,日本钢铁行业的供应也受到打击。自去年以来,由于船运港口严重拥堵,再加上难以找到从亚洲向西方运送货物的船只,一些公司开始将货物放在从中国经俄罗斯运往欧洲的火车上。美国货运代理公司Flexport表示,该公司已停止接受途经俄罗斯的亚洲至欧洲货运铁路服务的预订。另外,除了海运和陆路运输,作为谷物、金属、石油等商品运往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从乌克兰港口出发的航运几乎已经停止。俄乌战争的利空影响将在2022、2023年集中释放;

四是欧美等国家选择与新冠疫情“共生”,政策“躺平”,但疫情危害仍在蔓延,而且病毒悄然变异后是否会“卷土重来”尚难预料。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整整两年后,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呈现住院率显著下降的特征,过去几周欧洲已经有多个国家宣布大幅放松防疫政策。这种类似“群体免疫”的政治策略自然也引发了科学界的担忧。当前英国、瑞典等欧洲国家选择废除疫情限制更多是被迫之举,“美联储即将加息,这将给本已复苏放缓的欧洲经济带来负面溢出效应,欧央行的态度由鸽转鹰,后续的加息也将会抑制欧洲投资。若欧洲国家还继续维持严格的防疫限制,那其消费和进出口也将受到冲击和打压。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三驾马车’的发展势头都向下,对欧洲经济来说将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欧州疫情解封更多的让位于经济、让位于生存的需要,不得不“躺平”,而疫情仍在发展,仍在蔓延,只是视而不见、掩耳盗铃而已;根据《纽约时报》的数据统计,过去一周美国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达6.5万例,较两周前下降62%;日均新增死亡病例达1876例,较两周前下降24%。随着病例数据下降,加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三州州长28日在一份声明中宣布,3月11日之后,这三个州学校里将不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加州自3月1日起还将取消室内强制口罩令。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美国现在已经有三十多个州正在遭受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毒株BA.2的肆虐。目前受这种变异毒株感染的人群已经占到美国新冠病毒新增感染者的3.9%,美国疫情防控专家表示,如果这个数字大幅增加后超过了8%,那么毫无疑问的是,美国将会迎来一波全新的疫情高峰期。目前这个数字已经处于急速增长的态势,美国上一段疫情高峰期结束后的松懈将成为新一波疫情爆发的根源之一。同时亚州的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非州国家新冠疫情仍在阶段性爆发,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贸易、运输等的冲击或一波接着一波,一旦放松,就将受到严重惩罚。当然,疫情对棉花、棉纺织品、服装等生产/消费的破坏也是中长期的,不会快速消亡。